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,他的父亲周勃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。父子二人的命运极为相似,都曾在汉朝立下卓越功绩,享有极高的地位和荣宠,被誉为汉室的“忠犬”,但晚年却难逃牢狱之苦,最终屈辱而终,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。
公元前154年,即景帝前元三年,周亚夫以太尉身份统帅军队,成功平定了震动全国的吴楚七国之乱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可惜后来他却被投入监狱,最终饿死狱中,这段经历为他的生命增添了浓厚的悲情色彩。
当周亚夫担任河内太守时,有一位名叫许负的相士为他相面,预言说:“你三年后会被封侯,封侯八年后将晋升为将相,掌握国家大权,地位尊贵无比,无人能及;但再过九年,你将因饥饿而死。”周亚夫听后并不相信,笑着反驳说:“我哥哥周胜之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,理应由他子孙继承,怎么会轮到我呢?封侯之说凭什么落到我头上?再说既然日后地位如此尊贵,又怎会饿死呢?你再好好看看,别看错了相。”
许负却指着他嘴边的一条纹路坚定说道:“这就是饿死的征兆。”果不其然,一年后,周胜之因犯罪被废侯。汉文帝念及周勃当年的功劳,决定另选贤能之人为侯,众人推荐周亚夫,最终他被封为条侯。
八年后,吴楚七国之乱爆发,当时的皇帝是汉景帝,他任命周亚夫率军镇压叛乱。周亚夫表现卓越,顺利平定了这场大乱。随后,他被授予丞相重任,成为朝堂内外备受尊崇的人物。
展开剩余73%再过九年,周亚夫被囚禁入狱,遭受屈辱,最终绝食吐血而亡,许负的预言全部应验。虽然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论,但实际上周亚夫的死,是当时复杂政治矛盾和宫廷斗争的结果。
平定七国之乱期间,周亚夫曾向景帝建议:“叛军兵力凶猛且行动灵活,正面交锋难以取胜。他们攻打梁国(汉景帝同母弟梁孝王刘武的封地)时,我不能轻易救援。应坚守营垒,切断敌军粮道,以守为攻,出其不意。”景帝采纳了这一军事策略,给予周亚夫充分自主权。
叛军围攻梁国都城,梁孝王急切求救,但周亚夫坚守原计划不予援救。梁孝王因此向朝廷告状,景帝派人催促周亚夫,但他依旧置之不理。此举导致他与梁孝王结下深仇。梁孝王是窦太后最宠信的儿子,每次到京城都在太后和景帝面前说周亚夫坏话,加深了周亚夫的政治压力。
景帝起初宠爱栗姬,所生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。后来又宠幸王夫人,生下刘彻,封为胶东王。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与王夫人联手在景帝面前诋毁栗姬,极力赞美刘彻。时间一长,景帝产生了废太子立新人的念头,周亚夫作为丞相坚决反对。
然而,景帝未采纳周亚夫等臣子的劝谏,最终废刘荣为临江王,立刘彻为太子。紧接着,窦太后打算封王皇后的兄弟王信为侯,景帝与群臣商议此事。周亚夫引用高祖皇帝遗训“非刘氏不得王,非有功不得侯”以劝阻,令景帝颇感扫兴。
匈奴王徐卢等人归顺汉朝后,景帝欲封其为侯以示恩惠,周亚夫再次谏阻未果,徐卢等人最终被封列侯。随后,景帝罢免了周亚夫丞相的职务。
不久,景帝刻意召见周亚夫,赐给他食物,但故意在其面前放了一块大肉,却既无切肉刀具也无筷子。周亚夫感到极不公平,满心愤懑地退下。景帝望着他的背影对侍从说:“此人心存不平,太子继位后恐难以臣服。”遂开始布下杀局。
公元前145年,周亚夫的儿子在皇家东园购买了五百套铠甲盾牌,准备作为周亚夫的殉葬品,结果被告发。景帝下令逮捕周亚夫,并告诫审案官员:“我不会再启用他了。”
狱吏审讯周亚夫时,他坚称:“我买这些只是为殉葬,怎么能叫造反?”狱吏却冷酷回应:“你生前不反,死后也会反。”在狱吏的不断威逼下,周亚夫无法辩解,愤懑交加,绝食十一天后吐血身亡。
周亚夫的悲剧成为历史的警钟:在封建社会,即使愿意为皇帝效忠如犬,也未必能获得善终。
参考资料: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秦汉人物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)等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财盛证券-股指配资-配资专业股票-最好的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